登山精神永放光芒 ——纪念中国人首登珠峰60周年

发表时间:2020-05-28 13:17

登山精神永放光芒 ——纪念中国人首登珠峰60周年









1960年5月25日,王富洲、贡布、屈银华三位中国登山队队员登顶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中国人的足迹第一次留在世界之巅,同时也实现了人类第一次从北坡成功登顶珠峰的夙愿,创造了世界登山史上的壮举。他们留下的精神财富滋养了一代又一代中国登山人。


登山 1.jpg

△1960年攀爬珠峰北坳冰壁

一甲子的轮回之后,年轻一代的中国登山队队员再一次行进在珠峰攀登之路上,向着顶峰进发,用实际行动向登山前辈致敬,让“不畏艰险、顽强拼搏、团结协作、勇攀高峰”的登山精神在新时期焕发新的光彩。



登山前辈留下的精神财富

回望60年前的珠峰攀登,从1955年开始起步的中国登山运动经过短短四五年的发展时间,无论从登山经验、技术、理念以及装备、物资等方面远远不足以应对攀登珠峰这一艰巨任务,登山前辈们当年历经的艰险远非我们现在所能想象。

登山 3.jpg

△1960年队员穿越珠峰海拔8400米地段

老一代登山家靠着“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的精神,克服种种困难:进山侦察没有路,三百多公里的路程就从日喀则骑着马来到珠峰脚下,一走就是大半个月;装备不足,条件简陋,就穿着军大衣进山;没有任何关于高海拔气象信息的资料,就提前一年在珠峰脚下建立气象站;突击到“第二台阶”,在这个碰下一块石头可以直接从海拔8680米滑落到海拔6500米的危险位置,王富洲、贡布、屈银华、刘连满4名队员就靠搭人梯的方式,用自己的双手死死抠着岩石,攀登到顶峰……

登山 5.jpg

△1975年突击队队员翻越第二台阶

曾于1988年登顶珠峰的国家体育总局登山运动管理中心主任、中国登山协会主席李致新表示,对新一代登山人来说,每当攀登到珠峰“第二台阶”时,看到那面陡壁,想到在1960年人类尚未涉足“第二台阶”,国外登山者还将其视为“不可逾越的屏障”,对老一代登山家的崇敬之情便油然而生。“他们付出了极大的代价,实现了不可能实现的目标及梦想。”李致新说道。

登山 4.jpg

△1960年珠峰攀登队员行进在东绒布冰川冰塔林间

当年攀登珠峰的登山前辈不仅要与恶劣的自然环境进行抗争,更肩负了一项庄严的国家使命——当时我国正与尼泊尔就中尼边境划界问题进行谈判。中国登山队创造的奇迹,直接促成《中尼边界条约》于1961年正式签署,两国历史上遗留的边界问题终于得到解决。


“和60年前相比,现在攀登珠峰的条件改善了很多,但在攀登的过程中依然会面临很多的困难。可以想见我们的登山前辈当年完成登顶珠峰的探险目标有多难,这种让人敬佩的精神值得我们纪念、继承和学习。”李致新表示,中国登山运动从开创以来,共有24位勇士长眠于雪山之中,还有一些登山运动员冻伤致残。他们用生命和汗水铸就的登山精神,成为我国登山事业发展的宝贵财富。



登山精神的继承与发扬

继1960年5月25日实现中国人首次登顶珠峰的伟大目标之后,英勇的中国登山队在一次次国家任务中勇挑重担,继承发扬登山精神。

登山 2.jpg

△1975年行军队伍像一把利剑直插北坳

1975年5月27日,中国登山队8名男队员和1名女队员潘多成功登顶珠峰。潘多成为世界上第一位从北坡登顶珠峰的女性。登山队员还在珠峰顶峰竖起了测量觇标,为准确测量珠峰高度发挥了重要作用。当时测得的珠峰高度为8848.13米,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作为标准数据被全世界普遍承认和采用。

登山 8.jpg

△1975年潘多静静地躺在顶峰,向大本营遥测发送世界上来自地球最高点的第一份心电图信号

1988年,中国、日本、尼泊尔三国联合组队从珠峰的南坡和北坡同时攀登,首次实现“南上北下、北上南下”双向跨越珠峰的目标。

登山 6.jpg

△1988年珠峰北侧登顶队员及南侧跨越队员安全返回大本营

2005年,在重测珠峰高度活动中,以藏族登山队员为主的中国登山队登顶珠峰,测得珠峰准确高度为海拔8844.43米。

登山 7.jpg

△2005年,重测珠峰高度活动中,以西藏登山队队员为主的中国登山队登顶珠峰。

2008年5月8日,中国登山队成功完成北京奥运火炬接力珠峰传递任务,登顶珠峰,实现了奥运火炬在世界最高峰的传递。

登山 10.jpg

△2008年北京奥运火炬接力珠峰传递活动火炬手在顶峰合影

每一次国家任务的圆满完成,都是中国登山队秉承“不畏艰险、顽强拼搏、团结协作、勇攀高峰”的登山精神的结晶,同时也标志着我国登山运动在新的历史时期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在中国登山运动发展的历程中,始终与科学考察密切相连。早在上世纪50年代,原国家体委主任贺龙便提出:登山运动必须和科学考察相结合。对于地质学、气象学、材料学、生物学等很多学科来说,每一次登山运动所抵达的高海拔地区都是科学试验场。

登山 9.png

△1960年党和国家领导人与中国登山队队员合影

今年,中国登山队和国测一大队联手重测珠峰高度。李致新指出,这是中国登山队又一次与科学工作者在雪山之巅的合作。“现代科技的进步,先进仪器的研发以及大数据的应用,为我们更加准确地测量珠峰提供了条件,使我们对珠峰的认知更加深刻和清晰。“

登山 11.jpg

△李致新在北京奥运火炬珠峰传递活动庆祝仪式上从火种灯内引出奥运圣火并点燃圣火盆。

李致新表示,今后,中国登山队将在攀登高峰的过程中,继续和其他领域的科学工作者进行密切的合作。在对新产品、新材料等进行新探索上,做出登山人应有的贡献。



新时代登山精神的新内涵

自1960年登顶珠峰之后,除多次完成国家任务以外,中国登山队还连续攀登了多座高海拔的山峰,实现了登顶全世界14座海拔8000米以上山峰、登顶七大洲最高峰以及徒步抵达南北极点的探险目标。

登山 12.jpg

1964年5月2日10时20分,许竞等10人首次登上世界第14高峰——希夏邦玛峰


登山 13.jpg

△1975年队员们越过冰裂缝继续前进

登山 15.jpg

△1993年中国西藏世界14座8000米以上高峰探险队队员登顶道拉吉里峰

如今,登山已经成为很多户外爱好者喜爱的一项运动,同时也成为全民健身以及体育产业发展的重要力量。“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登山的认识越来越清晰,科技的进步也使得人们体验登山运动更加便利。”李致新强调,正是有着登山前辈付出所做出的牺牲、付出的代价,为后来的登山者踏出一条路,带来宝贵的经验和财富,才能让越来越多的登山爱好者有的放矢地精心准备,逐步向高海拔山峰挺进。登山运动薪火相传,登山精神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登山人不断探索,不断创新,以适应时代的发展。

登山 14.jpg

△全国第二期初级高山向导培训班在新疆博格达进行第一阶段的考核

李致新同时表示,攀登珠峰的探险活动依然存在很大的风险,“作为登山者,要始终对自然存有敬畏之心,这样我们才能安全地进行登山体验,在大自然中体会到更多的东西。”为了确保登山者的安全,西藏登山队、西藏拉萨喜马拉雅登山向导学校作出大量的努力,多年来为国内外登山者提供安全保障。


此外,从登山分离出来的攀岩运动已经成为奥运会正式项目,为现代登山运动搭建了更广阔的舞台。攀冰、滑雪登山、山地户外运动、全民健身登山等一系列登山运动的新形式新项目,也得到了迅速的发展。


登山 16.jpg

△2019年中国·张掖祁连山国际超百公里山地户外运动挑战赛暨2019 China 100 山地越野系列赛(甘肃·张掖) 图/酷赛体育提供

登山 18.jpg

△2019徒步中国·全国徒步大会五大连池风景区站 图/尼奥公关 提供


登山 19.jpg

△2019中国户外运动节 图/史卫静

李致新表示,登山精神与“更高、更快、更强”的奥林匹克精神是一脉相承的。我国攀岩运动要想取得优异成绩,突破更高难度和更快速度的挑战,还是要秉承和发扬登山精神。不忘初心,方得始终,60年前激励登山前辈排除万难登临世界之巅的精神财富,在新时期也必将鼓舞着年轻的攀岩运动员在奥运赛场上绽放光芒。


一代代登山人在不同的时代都在为祖国的发展和体育事业的繁盛贡献着自己的力量。在实现伟大“中国梦”的今天,尤其需要传承“不畏艰险、顽强拼搏、团结协作、勇攀高峰”的登山精神,为世界登山运动的发展,为我国全民健身运动的发展,作出登山人新的更大的贡献。


登山 17.jpg

△1975年登山队员顶着猛烈的高空风,行进在海拔7400米的大风口

我们赞美登山精神,因为它是取之不尽的宝贵财富,是用之不完的精神食粮。登山精神不仅仅福荫登山之人,小到我们每个人的学习工作,大到国家层面的疫情防控、脱贫攻坚,都需要登山精神。人生如登山,国运亦如登山,无处不在的挑战总会使我们面临行至半山路更陡的困境,唯有攀登上去才不会跌落下来,才能一览众山小,尽享天高云淡。


无论时代怎样变迁,登山精神的激励作用始终都在,它的光芒永远不会黯淡。


文中未署名图片均为中国登山协会资料图

转自山野杂志


会员登录
登录
其他账号登录:
我的资料
留言
回到顶部